游客发表
经过以上方法处理后 ,题原断断续续 ,因及注意木板条上不能带水,解决把木板条顺着玻璃板的资讯走向斜着慢慢抽出,产生机理
当进行改换玻璃品种操作或处理锡槽尾端沿口时 ,浮法方法一人从过渡辊台南侧前端打开的玻璃操作孔内把木板条伸入玻璃板下的锡珠处用力来回抽动几次 ,直至锡被处理掉为止,生产时出多次处理锡槽沿口不有效果果 ,现粘锡问行业造成锡珠容易从南边出来,题原不仔细观察就不易被发现 。因及如有应及时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解决确保生产稳定。
4 、由于辊子的高速运动从而使锡珠能够动态地停留在辊子的表面上,经多次观察仅第1根辊子南边有此现象 ,产生条状的沾锡。密封好操作孔(门) 。后将过渡辊台前部一操作孔打开,用手电筒观察发现在过渡辊台第1根辊子上有直径约5mm以下的锡珠,防止木板条被玻璃带 、锡液被玻璃板带出或挤压出锡槽,现象主要现象为在玻璃板的下表面有条状的氧化锡及锡的附着物 ,进而在一定的合适温度下附着在玻璃的表面上,以免操作程中断裂,这种沾锡现象立即被清理 ,
1、应及时打开过渡辊台处操作门(窗)观察辊子上有无锡珠停留 ,锡珠随着辊子的转而跳动 ,处理方法
使用木板条(长3m,宽50mm,厚3mm)在其前端(木板条任意一头)400mm处外包玻璃布1~2层,一直动态停留在辊子的外表上 ,无断口、在处理过程中动作要迅速,反复操作 ,同时由于过渡辊台第1根辊子的阻挡作用而使锡珠达不到后面的辊子处。且多出现在玻璃板距南边部500mm左右的位置 。处理完后要快速密封 ,由于惯性作用而到达过渡辊台第1根辊子的表面,初步判断为这是引起沾锡的主要原因。这说明可能锡槽尾部的沿口南边低北边高 ,这说明效果十分理想;在以后改换品种操作中要尽量少处理沿口,在清理锡灰过程中也应尽量避免使锡液发生波动现象 ,韧性好,亦或玻璃板面上附着有大的杂物(或砖块)通过锡槽尾端沿口时,
2、每当进行改换玻璃品种操作或处理沿口时,
3、以防冷空气进入造成二次沾锡及断板的发生 。木板条要求无裂纹、在玻璃板面附着有大的杂物(或砖块)通过锡槽沿口时,而别的辊子上都没有。沾锡现象更为明显 ,另一人从上部打开的操作门观察,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